创投委|创业投资动态428期

创投委公众号
2020-03-12
来源:商道创投网

微信图片_20200111195051.jpg



人物观点  

东方富海陈玮:疫情对创投行业带来双重不利影响 创业公司应做好3~6个月最坏打算

近日,在深圳市科技评审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牵头召集了14家创投同行,召开了南方创投网投资联盟筹备会议,深圳天使母基金、同创伟业、深圳高新投、高特佳等知名机构均加入了该联盟。


疫情下,陈玮董事长号召投资机构主动关心被投企业并施以援手;投资联盟成员也捐款捐物、做好投后服务,并呼吁政府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他认为这两年创投环境不佳,叠加疫情的影响,行业严冬还将延续。而对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在疫情中活下来。


会后,每日经济新闻对陈玮董事长进行了专访,探讨疫情对股权投资行业的影响。以下为专访原文。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在此次疫情中,东方富海的被投项目受到了哪些影响?


陈玮:此次疫情武汉受到的影响最大,我们在武汉投的项目比较少,所以整体影响还好。总体上来看,疫情对消费类公司特别是依托线下获客模式的影响特别大,而东方富海这两年消费项目投资并不是特别多,整体以偏科技的企业为主。


目前我们把所有的被投企业分成了三个类别,受影响比较大的、一般的、不太受影响的,给他们都发放问询调查函,对其今年整个经营情况、特别是现金流的情况做一个摸底。等实际数据来了,情况会更明晰一些。


NBD:公司怎样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对于受影响的被投公司会采取哪些帮扶措施?


陈玮:我们给企业发调研表的时候,同时也把全国各地对疫情的应对政策、措施打包做了一个汇总,给所有的被投资企业做参考。


第二,有很多金融机构推出了应对疫情的措施,央行也专门安排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我们正在分门别类地针对被投企业的情况和金融机构联系,看能不能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第三,东方富海本身在深圳有一个加速器,这个加速器里有个别企业是收费的,我们也准备给这些企业减免2~3个月的房租。


第四,针对企业开工之后需要的防护物资例如口罩等,我们也有相关措施。因为东方富海的医疗基金投资了不少医疗健康项目,因此我们也在寻找合适的渠道,对这些物资进行集中采购,争取能够帮到被投企业。


此外,我们还通过购买设备等方式,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来支持被投公司。例如我们投资的一家企业是做医学检测仪器和试剂的,因此我们购买了近100万的监测仪器和试剂产品,来驰援武汉、黄冈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们被投企业的业务。


NBD:对于当前很多创业公司面临的生存大考,贵司是怎么做的?您对这些企业有什么建议?


陈玮:举个例子,此次疫情之下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的应对措施,我们现在也在逐条学习消化,然后和政府尽可能沟通。在对被投企业摸底的基础上,对接一些我们了解的政府资源,希望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也在现金流上帮助他们做一些管控和提示。


对于被投公司,我们主张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尤其在企业的下一轮融资上,我会建议在现阶段调整策略,适度降低估值、放弃对高估值的执念,对潜在新一轮投资方可以考虑增设一些适当的保护性条款。换句话说,老投资人可以没有,但新投资人可以有一些保护性条款,尽可能拿到投资人的钱,要确保现金为王,让企业有再融资能力、保证企业的发展。


对于创业公司的建议,第一点是我们希望企业对应付账款可以暂缓,应该积极和上游供应商去进行沟通和协调。第二,对于租金、税收、社保等问题,也视此次疫情的特殊情况,与当地政府税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尽可能申请减免政策,保障企业的现金流。第三,节约不必要的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第四,对现金流要进行筹划,明晰哪些是必要的开支、哪些不必要,然后尽可能使自己的现金最大化。


还有一点,就是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来应对,比如是不是可以逐步用工、不要一次到位,能不能把全年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我觉得起码要做3~6个月最坏的打算,我们现在也都是按这样一个策略来和被投资企业进行沟通。事实上,如果连3个月都扛不过去,那说明这家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有问题的。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过好几次危机,例如2003年非典,实际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远比非典那次要大,所以这个时候企业在经营上可以保守,但应对手段上可以做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


我们总体给企业的建议是活下来最重要,不要在疫情结束前倒掉了。至于经营上受了半年甚至一年的影响,我觉得都好说,只要是好企业都没有问题。


NBD:站在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整个PE、VC行业,疫情爆发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不会引发行业的一轮洗牌?请分享一下您对此的思考。


陈玮:大家都知道这两年经济结构调整,例如中小企业去杠杆等,给创投机构带来的结构化影响还没有消失。去年整个创投行业的募资规模有1.08万亿,但如果掰开来细看,里面超过70%都是国有的创业投资基金和大型产业投资基金,而民间投资其实下降得非常厉害。


所以首先结构本身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就非常大,加上这次的疫情,对创投行业的影响肯定是双重的。我原来就有一个预判,国内目前有超过两万家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其中有一半未来都会被淘汰,我估计这次疫情之后可能情况会更严重。换句话说,今年的募资额相比去年都还有大幅度下滑,很多GP实际上是募不到钱的。而且很多项目的退出可能也会受影响,所以这种双重影响对这个行业是灾难性的,不少小的机构可能很难熬过去。行业洗牌实际上前年就已经开始了,但随着此次疫情会进一步加剧,所以行业肯定是严冬延续了。


NBD:对于这些影响和变化,公司未来将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是否会改变投资策略,或是对投资赛道进行调整呢?


陈玮:我觉得这次疫情以后,大家可能在投资上首先会变得更加谨慎,其次更偏重于技术、硬核科技,特别是对医疗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加大。


大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会发现,唯一可以穿越周期的可能就是生物医药、制药等整个医疗大健康领域,所以对于人海战术这种所谓的模式创新投资可能会减少。另外由于疫情的影响,可能对于人文关怀、具有社会责任的投资也会变成一个新热点。也就是说,你的投资要有社会职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而不是去加剧它的竞争。


NBD:您对整个行业或是代表行业有哪些呼吁及倡议?


陈玮:股权投资行业已经有8万亿的规模了,无论是从规模、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管理公司、备案基金等维度来看都非常庞大了,但我们这个行业实际上有几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首先就是行业地位。我们认为,创业投资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科技创业创新起到的是最为直接和关键的支持作用。所以我原来提出过一个建议,应该把创业投资作为国家战略,跨部门来进行协调管理。


其次,对创业投资的管理应该符合国际惯例,应该按照引导性的监管模式来进行,严管GP、鼓励LP。


第三,这个行业现在非常缺乏长线资金,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行业的发展就不会健康。那么哪些是长线资金呢?首先国家层面要建立市场化的母基金,第二是引入来自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再加上民间资本,才能保证一年有一万亿左右的“活水”进入到这个市场,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来源:东方富海)



疫情下VC/PE再分化:头部机构加快投资 中小机构深陷募投管退困境


目前,疫情对创投行业的冲击,不再局限在募投环节,越来越多投资项目业绩增长承压导致项目退出周期被拉长,正令大量创投机构面临日益严峻的投后管理与LP问责压力。


疫情下的创投业,有人过冬观望,有人逆行疾进。


据清科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月创投案例同比大幅下降80.2%。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杉资本在过去一个月完成25个项目投资,平均1.25天投出一个项目,投资范畴涵盖TMT、消费服务、医疗健康与工业科技等板块,完成从种子轮、VC到PE的全阶段覆盖。


“这也是疫情冲击下创投机构截然不同的生存状况。”一位国内大型创投机构董事总经理向记者坦言,相比行业头部创投机构拥有足够的资金,依然延续既定的投资节奏与策略布局,大量中小型创投机构则深陷“募资难,投资节奏大幅放缓”的困境。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疫情对创投行业的冲击,不再局限在募投环节,越来越多投资项目业绩增长承压导致项目退出周期被拉长,正令大量创投机构面临日益严峻的投后管理与LP问责压力。


在上述国内大型创投机构董事总经理看来,若未来一年内投资项目无法按原先规划实现项目退出,会被众多LP视为创投机构缺乏抗风险能力,不再追加投资新基金,由此将加剧创投行业的两极分化,加速行业优胜劣汰进程。


募投环节的“冰火两重天”


面对过去一个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25个项目,多位中小型创投机构负责人颇为羡慕。


“现在还能保持如此快投资节奏的创投基金屈指可数。”一位中小型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究其原因,多数中小型创投机构正面临“无米之炊”。


他告诉记者,春节后他所在的创投机构按照原先的基金缴款约定,向LP发出了缴款通知函,但多位企业家LP反馈称,疫情导致企业现金流吃紧,他们已无力缴纳基金剩余投资款,甚至部分LP提出打算平价转让手里的基金份额筹资,以维系企业运转。


“事实上,这场疫情令原先低迷的创投募资环境更加趋于恶劣。”他直言。


清科数据显示,受资管新规限制与经济增速放缓等多因素影响,2019年前11个月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完成10811.77亿元募资,同比下降10%。如今受疫情冲击,他估计今年前2个月股权投资募资额同比将大降约30%。


创投机构“囊中羞涩”的直接后果,就是投资节奏与策略布局大幅放缓。


多位中小型创投机构负责人坦言,去年底谈妥的投资项目如今因资金不到位,只能暂时搁置投资进程。但有些企业仍会一天打来多个电话,希望创投机构迅速注资“救急”,他们愿意给企业估值打九折。


相比而言,行业头部创投机构似乎没有类似的“烦恼”。


前述国内大型创投机构董事总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的资金相对充足,已经谈妥的投资项目都按照既定投资节奏签订合同并拨付股权投资款。如今最大的“阻力”,是疫情导致尽调人员无法实地考察评估拟投资企业经营状况,令不少正接触的项目投资进度有所放缓。


“因此我们还错失了某些抄底投资机会。”他透露,由于疫情导致企业资金链吃紧,多家他们原先看好的企业愿意调低企业估值以尽快获取投资款,但尽调工作“停滞”,导致他们无法敲定投资合同。


多位创投业内人士看来,行业头部创投机构与中小型创投机构之所以在募投环节出现两极分化状况,除了前者拥有良好的历史投资业绩,更能吸引LP资金,还与他们不同募资策略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近年多数行业头部创投机构都面向机构投资者募资,后者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在疫情冲击与经济增速放缓期间依然能履行缴款承诺,而中小型创投机构更倚重向个人投资者募资,当疫情冲击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时,个人投资者可能因自身财务状况恶化,投资策略趋保守等原因中途“变卦”,导致他们募资骤然吃紧,进而影响投资策略与节奏大幅放缓。


一位中小型创投机构募资渠道合伙人向记者坦言,个人投资者募资不到位,正令他们募资环境“雪上加霜”——此前他们引入了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作为LP出资,并承诺将带动2倍民间募资额投向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如今政府引导基金一再督促他们加大当地企业投资力度以帮助后者渡过难关,但基金目前到账的民间资金不到当初承诺额的40%。


“近日,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已发来了最后通知,若基金无法履行当初的扶持当地企业投资承诺,他们将不再追加注资,甚至考虑尽快赎回原先的投资份额。”他告诉记者。


投后管理与项目退出“承压”


由于疫情令不少企业面临业绩增长压力,也令创投机构投后管理与项目退出遭遇新的挑战。


“近日,不少个人投资者LP一直在追问此前投资的项目业绩状况,是否能按照既定计划实现IPO退出,会不会出现新的变故。”前述中小型创投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此他们一面安抚LP,一面对旗下所有投资项目经营状况做了调研,发现逾60%项目业绩增长承压,未必能实现当初投资合同约定的业绩增速指标,另15%项目正面临“生死考验”,若业务短期内无法恢复或得到额外资金救助,他们很可能面临倒闭风波;只有25%项目坦言疫情对业绩增长冲击不大,可以按原计划启动IPO进程。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教育、生鲜电商、在线诊疗、医药研发等领域。


“这令投后管理团队格外紧张。”他透露。如今投后管理团队都在加班加点,一面四处联系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紧急贷款,协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一面整合各类行业资源帮助投资企业拓宽销路,加快线上营销的转型步伐等。过去一周他们还紧急联系多家物流公司与人力资源机构,帮助多家投资企业解决原材料运输与员工招聘等复工复产问题。


他坦言,现在只希望投资企业能尽快恢复以往经营状况,让LP吃下“定心丸”。


记者注意到,相比中心型创投机构四处托关系找人脉,部分财大气粗的头部创投机构干脆借助资本运作,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比如2月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所投资的25个项目里,包括全渠道运营服务商百秋电商与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蜀海、物流企业货拉拉等,能有效帮助相关投资行业解决供应链与转型线上营销等问题,此外他们还布局埃克斯、油滴网、博流智能、循环智能、梅卡曼德机器人、希姆计算等行业新秀,从长远角度助力企业技术升级提升运营效率。


前述国内大型创投机构董事总经理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也做了评估,发现多数投资企业只要能加大开源节流力度,在疫情结束后都能较快恢复元气,并延续此前设定的IPO规划。


“我们比较担心的是,部分企业主过度夸大了疫情冲击,导致经营决策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状况,反而将企业拖入泥潭。”他指出,因此近日他们迅速启动了在线课程,聘请专家指导企业如何快速融资与加强现金流,提高远程办公效率,精准洞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与潜在机会等。(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红杉资本: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下 创业者如何转危为安?


黑天鹅来了。新冠病毒这场卫生危机不仅威胁到人的健康,对企业生存也造成了极大威胁。个人健康如何防范已经有大量指导,但企业健康如何维持呢?经历过近50年每一次黑天鹅事件的知名创投机构红杉资本,近日给投资的初创企业创始人和CEO发了一封信,提供自己的经验建议,呼吁他们做好防范,转危为机。原文发表在Medium上,标题是:Coronavirus: The Black Swan of 2020


这是我们今天发给红杉资本的创始人和CEO的一封信,我们希望能为有关如何确保业务健康的同时应对冠状病毒传播效应带来的潜在商业后果提供指导。


亲爱的各位创始人和CEO:


冠状病毒是2020年的那只黑天鹅。你们(以及我们)当中的某些人已经受到了这种病毒的影响。我们了解你们所承受的压力,我们愿意为你们提供帮助。鉴于生命受到威胁,我们希望情况能尽快好转。在此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动荡的防范,并做好可能出现情况的思想准备。


大家都已经被各种如何预防COVID-19,保护个人、家人及员工健康与福祉的的建议所淹没。跟很多人一样,我们也研究过掌握到的信息,我们很乐意分享我们的看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请告诉我们。不过这封信要谈的是另一件事:确保你的企业的健康,同时做好病毒传播影响所带来的潜在商业后果的应对。


不幸的是,由于红杉业务遍布全球许多地区,因此我们也掌握了关于冠状病毒对全球业务影响的第一手资料。跟所有的危机一样,有些企业也会从中受益。但是,由于病毒的爆发,很多处在疫情一线的国家/地区的公司将面临挑战,其中包括:


商业活动减少。去年12月到今年2月间,一些公司的增长率已出现急剧下降。随着病毒波及范围的扩大,部分已走上正轨的公司现在有可能无法实现2020年度Q1的计划目标。


供应链中断。中国为控制疫情所采取的前所未有的措施正直接影响着全球的供应链。硬件厂商、DTC品牌以及零售企业可能都要寻找替代的供应商。纯软件型公司受供应链中断的影响也许小点,但由于级联经济效应的缘故,依然存在风险。


旅行减少,会议取消。许多公司都禁止所有“非必要”的旅行,有的公司禁止一切国际旅行。尽管旅游公司会直接受影响,但所有靠面对面会谈进行销售,业务拓展或者商讨合作的公司也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许是几个季度),才能确定病毒已被遏制。全球经济重新站稳脚跟会需要更长的时间。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会遭遇需求疲软,有些则可能会面临供应挑战。尽管美联储等央行可以降低利率,但在缓解全球卫生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方面,也许事实会证明货币政策是把钝器。


我们建议你对有关业务的所有假设提出质疑,包括:


现金生命周期(Cash runway)。你的钱真如你想象那样能撑那么久吗?如果经济不景气,你能熬过几个表现不佳的季度?你制定应急计划了吗?在不对业务造成根本性损害的前提下,哪些地方可以削减开支?现在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避免给将来造成痛苦。


融资。就像2001年和2009年那样,私募融资可能会显著减少。如果2020年和2021年融资想拿到有吸引力的terms被证明也很困难的话,你又该怎么办?你能不能化危为机,为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成功做好准备?很多最具标志性的公司都是在困境中磨练和锻造出来的。经历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之后不久,我们就跟思科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Google和PayPal挺过了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奋勇直前。最近的Airbnb、Square和Stripe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成立的。限制让思想聚焦,为创意提供沃土。


销售预测。哪怕你看不到公司有任何直接或马上的风险敞口,对于客户可能会改变消费习惯也要做好预期。看似有把握的交易未必就能成。关键是不要措手不及。


营销。随着销售疲软,你可能会发现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下降了,这反过来说明有必要控制客户获取方面的开支,从而让营销支出的回报保持一致。由于经济和融资的不确定性加大,甚至可能要考虑把营销支出的投资回报率标准提高。


员工规模。考虑到财务上所承受的上述各种压力,现在也许是认真评估一下能不能花小钱办大事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的时候了。


资本支出。在确定财务独立的走法之前,先检查一下在更加不确定的环境下资本支出计划是否明智。也许没有理由改变计划,而且情况不断变化甚至可能正是加速前进的机会也说不定。但是,这些决定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来的。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每一次的商业衰退,从中我们吸取到一个重要教训——没人会后悔对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快速果断的调整。衰退的时候,收入和现金水平总是会掉得比支出快的。就某种程度而言,生物就是商业的写照。就像达尔文所猜测那样,能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发展持久的公司的区别性特征之一,就是公司领导对类似这样的时刻做出反应的方式。你的员工都意识到COVID-19了,他们都想知道你会作何反应,以及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错误的乐观情绪很容易让你误入歧途,会阻碍你制定应急计划,或者采取大胆行动。要切合实际,随机应变,行动果断,这样才能避免这种陷阱。在这紧张时期,你的团队需要你展现出领导力。(来源:36氪)



达晨财智肖冰:创业者必须要有“坚持最后5分钟的勇气”


2019年末的一场新冠疫情,打乱了很多人正常的生活节奏,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影响——沪深交易所延长股市休市时间、IPO进度放缓、工业企业停工停产、大小商场闭门歇业。在产业链连锁反应之下,创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在2020年一开局就迎来了“暗黑时刻”。


“越是在危机时刻,创业者越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千方百计保证现金流不枯竭,并做好与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的协商。”曾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的达晨财智总裁肖冰告诉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企业家们在秉着勇气熬过最后5分钟的时刻,往往是孤独的——他们独自承受着现金流紧张、收入减少、产能下降、供应链卡脖子、成本大幅度提升等压力。“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在关键时刻,我们更多承担的是‘心理医生’的角色,为承压防线面临崩溃的创业者们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撑他们一把,在精神上陪伴他们度过艰难时刻。”


尽管对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的韧劲依旧保持信心,但肖冰提醒创业者,“需要把疫情对经营的挑战想得更全面些,把疫情的影响时间想得更长久些。立足于风险控制,才能迎来破冰。”


毕竟,在“寒流”之中沉淀了更多的养料和资源,这样活下去的企业,必将迎来拐点后的重生。


保存粮草、备足子弹,在投资“逆”潮中激流勇进


作为已经在投资界驰骋了20多年、亲身经历了2006年禽流感、2008年金融危机等数个经济金融周期的老将,肖冰在接受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疫情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企业和投资机构正常运行的节奏,如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尽调无法完成而导致IPO进程停滞等,但是我们也不用太悲观,疫情只会给经济运营带来短暂波动,疫情结束后,资本市场韧性依旧。”


据了解,达晨内部近日密集召开了策略研讨会议,并在最后达成共识,即当下要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在疫情让“资本寒冬”雪上加霜的时期,达晨也在筹备新一期基金的募集。“募资最难的时候往往是投资最好的时候。”


“越是这个时候,投资机构的眼光就越是要放得长远些,加大前瞻性的战略长期投资,分析所投的项目是不是抗周期、逆周期。”肖冰解释,目前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疫情之后,创业板市场未来走势依然比较强劲,政府也会考虑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来拯救经济下行的趋势,如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等,从这一方面来讲,即使注册制推行会放缓,但也不影响坚定的改革方向,这是给投资机构发出的政策利好信号。


在企业存亡的关键时刻,创业者们也开始重新思考战略投资机构的作用。此前市场估值很高的多家优质线下大型实体企业也开始寻求银行和投资机构的融资支持。由吃托邦、杭州银行、餐饮情报、加华资本、天图投资等多家机构发起的“春风行动”也已收到1000多个餐饮企业的报名信息。


“现在正是向这些优质企业抛出橄榄枝的好机会。”肖冰以2006年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蔓延时投资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这家自养自宰白羽肉鸡专业生产的企业,在2006年由于受到禽流感影响,受到了巨大冲击,导致生产停摆,在短期内面临资金等压力。达晨在仔细分析了圣农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后,毅然作出两次投资总额达4600万元的决定。波动结束后,2009年,圣农在A股成功上市,达晨3年的投资回报超20倍,年均收益率则高达5至6倍,使达晨在农业投资领域一炮而红。


“对达晨这样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的团队来说,当下是好的投资窗口,聪明的投资人都不会放慢脚步,关键在于投什么和怎么投?”肖冰说。


寒流出“大鱼”,行业洗牌后谁将站在真风口?


疫情的影响将促使行业更大程度的洗牌,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游戏、在线医疗等可以通过线上进行体验和交付的行业,目前正处于显著利好的阶段。与此同时,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生物医药研发等也引起更多投资机构的关注。


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获悉,1月24日,专业从事感染病诊断产品开发和提供医学检测服务的金匙医学获得达晨财智领投B+轮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发新一代病原诊断产品和临床试验。


有投资人士称,传统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与复杂、迫切的临床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而日渐成熟的基因检测技术必将在该领域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医疗健康板块是达晨非常看好的赛道,投资占据所有企业的三分之一,爱尔眼科、凯普生物、博济医药、康希诺等上市公司背后都有达晨的投资。“但还远远不够。”肖冰强调,“目前该行业发展迅猛,对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高技术壁垒和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吸引着我们在未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领域的投资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过程,捕到鱼之前,投资机构要有足够的实力,并且要耐得住寂寞。


2019年3月,达晨投资的一家疫苗研发企业——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在还没有任何收入的时候就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市值180亿港币,给达晨带来了良好的财务回报。肖冰透露,“目前康希诺已经开始准备申报科创板材料了,这也给了我们投资机构很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优化布局和超前的战略眼光。”


除医疗健康板块外,此前,达晨的投资目光也更多地聚焦于一直关注的大数据、军工、TMT等方向,肖冰表示,疫情并不会影响达晨未来在科创领域的价值投资力度。


整个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一块越来越重视,业内人士称,下一步,产业“发动机”很可能就是通过科技驱动整个经济转型实现的。


据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了解,2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后,达晨财智投资的紫晶存储和道通科技陆续成功登陆科创板。


今年以来,达晨投资的企业中已有6家成功上市:万德斯、瑞芯微、慧择保险、道通科技、双飞股份、紫晶存储。这些企业都是聚焦科技创新、代表产业成长方向的优秀企业。


创投机构成为“心理医生”,坚持最后5分钟的企业家们并不孤独


以医疗健康板块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在疫情期间是“逆流而上”的存在。然而,新闻头条里依然还“躺”着很多濒临破产的企业和眉头紧皱的企业家们,特别是对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和中小微企业来说,新冠疫情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现在这种情况,你只能咬紧牙关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肖冰说。


在收入减少、产能下降、供应链卡脖子、成本大幅度提升、现金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怎么活?


肖冰在接受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采访时指出,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现金流,“降本增效”要更强调“增效”,提高人员生产的效率,创造现金收入,杜绝一切铺张浪费或腐败漏洞;其次,加强融资,不管是降低估值还是寻求金融机构的帮助,先把资金引进来;再次,完善内部管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培训、组织远程办公等;最后,注重协调沟通,对内与股东方、高管团队、员工加强沟通,对外与上下游合作方、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等积极联系。“从另一方面来讲,本次疫情也将成为优秀企业及企业家又一次‘练内功’的好机会。”


目前,达晨也为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了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如线上融资路演、帮助企业联系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等。


“与此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面对危机时,我们鼓励企业家们保持冷静与坚韧,要有坚持最后5分钟的勇气,这是企业家的精神核心。”肖冰解释,企业家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是很孤独的,承受的压力无处排解,此时,达晨也会陪伴企业度过这艰难的“5分钟”,如做一些线上心理咨询的课程辅导,邀请一些有相同经历、又转“危”为“机”的行业大咖进行经验分享,在心理上,撑他们一把。


经过此次疫情,肖冰认为,创业者们更应“内外兼修”——“内”是指保守的内心,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在行业中时刻保持警惕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外”是指乐观的表现,坚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冒险精神。(来源: 新华日报财经)



投融动态  

中交福旅(福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落地 规模70亿元

3月11日消息,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交福旅(福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已于近日正式设立,基金总规模70亿。采用央地合作模式,助力福建经济发展,重点投资于省内重大基建项目及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源:投资界)


四川成都设立100亿元创投基金 发展新经济


3月10日消息,成都设立了100亿元新经济创投基金鼓励新经济企业发展,按照“三个三分之一”原则为新经济企业提供投融资扶持,即:投资金额的1/3份额所购股权按“投资额+固定收益”由被投企业核心团队回购,1/3份额所购股权按“投资额+固定收益”由投资者收购,剩余1/3份额所购股权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来源:投资界)


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发起设立成都新经济创投基金 总规模3亿元


3月6日消息,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发起设立成都新经济创投基金,总规模3亿元,首次募集规模2亿元,成都市产业引导基金认缴出资资金占总认缴规模的20%,且不超过5000万元。该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优先投资受到疫情冲击面临困难的优秀成都新经济企业,已经获批的独角兽、准独角兽、瞪羚企业,与疫情防控及技术相关的企业和项目。同时,还将重点投资国家重点支持的先进设备制造、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经济或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来源:投资界)


研发双抗创新药,爱思迈生物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


据悉,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爱思迈生物」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机构包括KIP韩投伙伴、国科产投、幂方资本、才金资本等。爱思迈生物从事肿瘤免疫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发。(来源:36氪)


无人车初创公司「新石器」获近2亿人民币A+轮融资


无人车初创公司“新石器”宣布已于今年2月完成近 2 亿元人民币的 A+ 轮融资,由理想汽车领投,毅达资本和老股东云启资本、耀途资本跟投。新石器成立于2018年,主要研发L4级短途商用无人车。(来源:36氪)


光芽科技获中融科创投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3月10日消息,光芽科技宣布正式完成由中融科创投资的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光芽科技成立于2018年4月,是全球第一家运用光交互支付技术实现多人并行购物体验的无人超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已通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认证。(来源:投资界)


湃方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创新黑马基金领投


3月10日消息,工业设备智能管理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湃方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创新黑马基金领投,老股东BV百度风投、经纬中国均持续加码。此前,湃方科技曾于2018年11月获得了由BV百度风投领投,经纬中国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来源:投资界)


区块链可信计算品牌冲量网络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


3月9日消息,区块链可信计算品牌“冲量网络”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投资金额未透露,本轮投资方未透露,投资后公司估值达3300万。冲量网络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从事区块链与可信计算的研究与应用。(来源:投资界)


ABUIABACGAAgtLjX8AUowuPI6QEwsAQ41wQ.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自由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