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人物|创业两次均失败,他化身天使投资人投中美团,创立英诺天使基金

安雯
2020-08-25
来源:商道创投网

图片 101.png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李竹:坎坷的创业之路


风投界中,有一帆风顺,顺风顺水的创始人;也有诸事不顺、惨淡收场的投资人。当然,也有像李竹先生这样半路出家、单枪匹马闯荡投资界的天使投资人。如今,事业有成的李竹先生虽然年过半百,但是对于投资的热情和兴趣从未减少,常年还保持着“微信必回,春节无休,没有办公室”的工作态度。


1993年的李竹,刚从清华大学毕业,就和5个同学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他们以借来的10万元钱作为启动资金,自主研发软件。后来被清华同方并购,一直到1997年,随着清华同方上市,李竹作为创始人身份成功退出。


2005年,互联网行业迎来了P2P视频的风口期。李竹和刘怀宇一同创立了悠视网。当时备受瞩目,曾和乐视、优酷和土豆网角逐行业头部企业。当时,看中李竹团队的投资机构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机构,这其中也包括了沈南鹏创办的红杉资本。


图片 102.png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了危机,中国互联网市场波及。李竹的悠视网难以幸免,盈利不增反降,投资机构对李竹团队失去了信心。最后,悠视网没有完成C轮融资,以失败告终。


没有办公室的投资人


2013年,对于李竹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正是英诺天使基金创立的日期,也是李竹决定第3次创业的时间。他先总结了之前创业失败的原因:悠视网的短板就是不注重版权保护,只抓利润,最终被市场淘汰。


图片 103.png


有了这个经验教训,李竹在随后投资项目中,就是更加关注创业者的格局和核心技术。为了和创业者拉近距离,他特地没有设立办公室。他觉得“投资人不能太舒服”。毕竟,他曾是创业者,深知创业者心里还是把投资人尊为资本方。没有了办公室,投资人就没有了资本的优越感。自然,也会和创业者更加亲近。


奋斗在一线的李竹,初期看中了美团和游族网络。随后的几轮融资中,李竹和团队竭尽所能帮助它们最后大获全胜,也为英诺天使基金提供了丰厚的原始积累。目前,英诺天使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人民币。


李竹先生在风投界的成功,源于他两次失败的创业经验让李竹先生认识到一个中小型公司能走长远的必备条件应该是什么正是因为自己曾打拼过,才会让李竹先生深知创业的不易和艰辛,才会在当投资人之后,设身处地为创业者着想。


原创作者:安雯

官网更新:刘青

官方审核:Zofia

发布时间:2020825

版权归属:商道创投网|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投圈生态服务商,致力为华人创投圈的繁荣发展而努力服务!


亲爱的粉丝朋友,感谢您能看完此文。如果您觉得以上内容对你有商业价值,欢迎点赞收藏、分享转发。如果您还有不同见解也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观点与更多创投圈的朋友一起交流互动。如果您还有其他宝贵建议或者商务需求,欢迎与商道创投网主动交流合作,未来创投路上期待与您携手同行!


官网文章底部统一二维码_2019.08.jp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自由容器